top of page
作家相片Dean Hsiao

S2-13_Dean:#專訪Siori!恐懼的力量?覺察你的4種恐懼原型

已更新:2020年6月25日




恐懼是人類對於「生存」的古老本能,是很正常的心理反應,恐懼關乎於我們生命安全問題,是身體裡一個很重要的警示功能,所以可怕的不是恐懼,可怕的是未知的東西。今日的節目內容是Dean邀請Siori來聊聊《恐懼的原型》這本書,讓大家初步認識四種恐懼原型,還有Dean和Siori在生活中的體會與應用。

試試看用聽的:

Spotify: Link

Youtube: Link

Apple Podcasts: Link

Google Podcasts: Link

RadioPublic: Link


今日的節目內容是Dean邀請Siori來聊聊《恐懼的原型》這本書,讓大家初步認識四種恐懼原型,還有Dean和Siori在生活中的體會與應用,我們列出了今天內容大綱和簡要筆記讓大家可以回顧,希望對大家有所受用也當作提供一個參考囉!

什麼是「恐懼的原型」?

恐懼是人類對於「生存」的古老本能,是很正常的心理反應,恐懼關乎於我們生命安全問題,是身體裡一個很重要的警示功能,所以可怕的不是恐懼,可怕的是未知的東西。

以天體動力來形容:

太陽是宇宙的中心,地球循著一定軌道繞日而行,我們稱這樣的循環為地球的「公轉」。地球同時也繞著自己的軸心轉,稱為「自轉」。由此產生兩股對立又互補的動力是「萬有引力」與「離心力」。若其中任何一種力量過大或無法作用時,一切就會亂了套。

1. 「自轉」表示人的性格,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。

2. 繞日而行的「公轉」表示服從大格局,為了顧全大局,自治權以及個人意願都可以受到限制。

由此我們看到第一個矛盾:自我與整體的對峙

3. 「向心力」與我們內心對永恒與穩定的嚮往一致。

4. 「離心力」則符合我們不斷向前、追求變化的意向。

由此我們看到了另一個矛盾:一面拼命追求永恒;一面又求新求變

各種恐懼的形式都是由這四種原型衍生而來,也都與這四種和人類存在息息相關,矛盾卻也互補的動力有關:自我保存與孤絕疏離,相反則是捨己以及歸屬感;追求永恒與安全,相反則是追求改變與冒險。我們追求什麼,就會恐懼那些與我們追求相反的事物。但宇宙運行的規律卻告訴我們,唯有相互衝突的力量保持平衡,天體才會井然有序。

由恐懼變體的四種人格?

《恐懼的原型》探討這四種基本的恐懼,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假使我們放棄基本動力中的任何一種,就會失衡,把我們導向中一種人格。這些人格類型可以從四種恐懼的原型來加以理解。若一個人明顯偏向某一種人格類型,代表這與幼年的發展失調有很大的關係。一個人活在這四種基本能力和諧均衡的狀態下,就表示他可以處理好這四種恐懼。

一開始,這是一個正常的人格類型架構,只有些微的偏傾。若過於偏向某一面,超過了極限值,就成為四種基本人個的變體,心理治療和精神分析學上稱為:分裂、憂鬱、強迫與歇斯底里人格。當然,這並不表示大部分人都得了精神官能症,本書沿用精神病學的定義來稱呼這四種人格類型,這並不影響心理健康的人。

1. 「自轉」動力性格-分裂人格

分裂人格者的情緒感受、情感驅力、情感反應的整個經驗脈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與破壞。他的生命動力與情感經驗脫鉤。他從很小開始就靠著理智與感官做為行為的準則,沒有豐富的情感導引可資借鏡,體察不出細微精妙的情感;他表達情感的調色盤上一直都缺少中間色調,可以運用的只有黑白兩色。這一切都起因於缺乏與別人的情感互動。

2. 「公轉」動力性格-憂鬱人格

在具有憂鬱人格的人身上,會出現恐懼以及逃避恐懼的兩種表現形態,他們害怕「自轉」,害怕做自己,是因為害怕被拋棄,害怕孤單一人、寂寞。這與分裂人格者害怕親密、害怕付出是完全不同的兩極。如果一個人從自我實現與自我獨立中退縮,他會覺得自己的存在有所欠缺,變成只是生命的客體。他覺得生命對他要求太多,無力負荷,時時感到不安與罪惡感。

3. 「向心力(萬有引力)」動力性格-強迫人格

從某些層面來看,我們確實可以說習慣會讓人不得不做什麼。譬如起床時必須遵循的儀式和順序、如何洗澡穿衣等等,這些習慣固定之後,唯有照著做才會讓人感到滿足與安心,稍有差錯就會覺得不對勁。但是這些習性並不會折騰人,所以不帶有強迫性的色彩,而是為了要節約時間或精力,基於經濟考量才發展出來的。而且,一旦這些日常習慣無法達成我們的目的,當然可以修改。類似的儀式也存在於社交和宗教活動中,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,我們訂下規矩與行為模式,並且加以遵守。除非是有些事情根本毫無意義,我們卻覺得非這麼做不可,才能稱之為強迫性的行為。

4. 「離心力」動力性格-歇斯底理人格

歇斯底里性格的人活在謊言築起的城保中。真實性是他們最根本的問題,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正反映了他們內心對真實的排拒。許多歇斯底里性格的人像孩子一樣、天真、相信奇蹟,他們會輕信保證治癒的承諾,未做任何努力就希望達到目標,因此常是某些非主流教派的虔誠信徒。倫理觀念方面也是一樣的天真,不願受到約束所有的事情都加以比較一番,過錯推諉給別人,就是不會反躬自省、自我批判,因此鮮少從危機中學到教訓。

複習內容:

自轉-害怕把自己交出去,指的是分裂人格

公轉-害怕做自己,覺得太不安全與孤立,指的是憂鬱人格

向心力-害怕變化,覺得短暫無常又不可靠,指的是強迫人格

離心力-害怕即定與必然,覺得束縳與終結。指的是歇斯底里人格。

每日練習:

覺察自己的四種恐懼原型,各占了多少比例,並在相對應的課題與可承受範圍內,做出小小的改變。

比如:向心力強,對改變有恐懼,可以試試看在「去上班」這件事上,稍微改變一下上班走的路線,或是在盥洗的時候,換非慣用手來刷牙等等。若是離心力強,也可以試試看,做事情時讓自己擬定一些SOP。

結語:

1. 了解自己的過去,只是要讓我們找到原因,而不是做為停止成長的保護殼與藉口。

2. 明天就是新的自己,我們都有能力開創新的未來。

3. 勇敢面對自己的殼,下一步就是走出自己的殼。找到原因,就有改變的可能!

350 次查看1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